|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武功县历史事件(二)

武功县历史事件(二)

关键词:武功县历史事件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武功县人民政府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ydh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16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西兰公路武功支队] 民国27年(1938),中共西府地委派地下党员李月锋来武功恢复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对敌斗争。经筹备,于民国30年(1941),成立支队,有40人。李宏春任队长,杨振海任副队长。当时,武功地区的力量薄弱,支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富济贫,发动群众。民国35年(1946)6月,中共关中地委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工作的决定》,我县设民兵大队部,区设自卫营,乡设自卫连。民国36年(1947)秋,国民党追捕李月锋,李奉命回边区。12月,武功支队联合乾县武装力量攻打县自卫队,由于泄密而失利。次年春,又到乾县伏牛山组织起义未成,于夏忙前支队解体。

[中共武功县党组织的建立] 民国15年(1926)秋,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农民部部长、中共党员张含辉派中共党员马忠孝到武功,宣传党的主张,帮助“硬团”(农民自卫武装)壮大力量,开展对敌斗争。10月,发展河道乡青年吴德印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927)1月,中共乾县特别支部派吴德印以筹建皇甫小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先后发展张伯忍,吴自兴等三人加入共青团。3月,根据中央陕甘区委指示,建立了共青团皇甫村特别支部,姜崇德任书记,直属共青团陕甘区委领导。又发展吴尚信、左信、左思明三人加入共产党,同时成立河道村农民协会。7月,为了加强中共对硬团的领导,姜崇德、吴德印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主持成立了中共皇甫村支部,吴德印任书记,直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全县发展党员9名。民国16年(1927年5月—9月),共产党员硬团大法长左思明、二法长左信先后被国民党武功驻军党海楼部杀害。迫于血腥镇压,一些中共地下党员积极分子流落他乡,硬团、农会组织解体。10月,中共皇甫村支部改归中共岐山县委领导。民国17年(1928)7月,中共岐山县委遭到破坏,中共皇甫村支部被迫停止活动。民国18年(1929),中共陕西省委西路巡视员陈云樵来武功,恢复李维汉(武功人)的党组织关系,并指示武功发展和建立党组织,开展农运和军运活动。同年3月,陈奇武、黄彦文接受陈云樵的指示,从西安回武功开展武装斗争。陈奇武组织30多人,数十枝枪,自命首领,在武功、眉县一带活动;黄彦文集结100多人,80多枝长枪,20多枝短枪,自命首领,周旋于县境内。这两支武装军纪严明,杀敌勇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武功开展武装斗争的先例。民国26年(1937)3月,中央东北军特委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学生自治会”为基础发展党员,成立中共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党支部。4月,改归中共西府地委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7月,中共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党支部派于忠惠以信贷为名,在县内开展地下工作,发展李继党、薛维亚、史凌云(女)、王根乾、王玉兰(女)、张白煜、邰培岳等7人加入党组织。10月,成立中共武功党支部,隶属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党支部,于忠惠任书记,李继堂任组织委员,薛维亚任宣传委员,史凌云负责妇女工作,刘煊章任两个支部的联络员。分别于10月中旬,11月初、12月上旬召开了三次党支部会议,发展党员9名。民国28年(1939)1月,中共武功党支部又遭国民党破坏。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中共上级党组织曾多次派人来武功工作。先是扶风中共地下党员孙宪武与本县党员薛正卿等人发展共产党的组织,接着中共西兰工委派苏彦荣(本县人,省委西路巡视员)回县,组织进步人士反官吏、斗劣绅,后中共西府地委又派党员李岳锋来武功。民国30年(1941),成立西兰公路武功支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上级党组织接连派人来武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武装力量。民国35年(1946)10月,陕、甘、宁关中军区陕西工作委员会又派中共党员李岳锋来武功,发展张白煜、黄中兴、吴彦科为联络员,发动群众抗粮抗款,并成立武功游击队。民国36年(1947)秋,中共扶风县委书记孙宪武派薛英为交通员,在武功西塬一带开展工作。民国37年(1948)4月,中共西府地委派党员孙晋为兴平、武功两县地下党特派员,在武功发展王克训、刘泊芳、河志斌、马俊生、王向忠、黄永兴、张效谦等7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中共扶风县委按照西府地委的指示派马伯援回武功,先后在杨陵、大庄、普集街、河道、贞元、苏坊等乡建立工作联络点,发展李自强、彭彦来、李月齐、张汉杰、符子谦、李文治、陈平藩、罗振邦、王浩、王志仁、李志芳等11人加入了党组织,并建立了5个党小组。同时策动国民党“武功民众自卫大队”和“秦岭守备区一连”起义,本县中共党员发展到24人。1949年5月19日,武功首次解放。

[交农斗争] 1929年至1931年,武功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加上军阀混战,土匪蜂起,地主豪绅横行乡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2年春,旱象严重,又降黑霜,麦烟枯萎,收获无望,人心更加恐慌。官府总粮头带领爪牙手提棍棒,天天到各村催粮要款,交不上钱的就抬柜、提锅、拉被子、夹包袱、抽炕上的席,见啥拿啥,民众叫苦连天。官府横征暴敛,群众敢怒不敢言,稍有违意,不是毒打,便是坐监。就在这个时候,礼泉、蒲城、户县等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交农”运动,消息传到了武功,饥民们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同官府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32年3月21日,杨陵地区的孟德(张家岗人),夏天祥、夏得才(都是夏家沟人),各率本村数十人,同往县“交 农”。风声传开后,沿途付家堡、杨尾沟等14个村的500多人都到县上“交农”。同年3月24日,贞元、长宁地区的耿俊(耿家台人)、赵世鸿(半个城)人,串连各村老幼1000多人,集体上县“交农”。同年4月21日,普集、大庄地区卓永寿(营上人)、董士彦(董家村人),马三娃(张堡人),带领20多个村子的1000多人,拿着铁铣、镢头、木杈、扫帚等各种农具上县呈交。“交农”的队伍由东坡上下来,浩浩荡荡直逼到城。几次“交农”,县府官兵成惊弓之鸟。守城卫兵一面关闭城门,一面速报县长。县长和公安局长、驻军营长上城喊话,先以省库空虚,党政军各项费用无法维持为由,再三辩解,劝导大家回去,农民不肯。县长又婉言回答:“大家的意见我们照办,将来在拨摊款时尽量缩减,你们现在都先回去吧。”农民仍然不肯,非要县长写个减免公款的证据不可,县长又不敢写证据,农民看目的达不到,就把农具捣毁在城下,愤愤地回了家。“交农”斗争吓得县吏胆颤心惊,坐卧不宁,以“快报”方式及时向省上报告,详述本县灾情民难,引起省上重视,竭力减缩党政军各项经费。指示县上保留赈济组织,加强施赈。各项粮款的催收,较前亦有放松。

[学潮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武功人民极端愤慨,纷纷举行抗议活动。长宁街私立小学50多名师生在教师吴德印(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列队上街游行,呼喊口号,张贴标语。1932年1月,武功旅省学生蒋瑞麟等16人按照省抗日救国学生会的决定,在寒假期间返乡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月17日,组成了由蒋瑞麟为团长,魏同喜、张尚德、史帮楹、张宇仁为党委的“陕西省学生抗日救国武功县旅省学生寒假返乡宣传团”,常驻国民党县党部,组织领导宣传工作。1月下旬,宣传团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在县城南关小学(今绿野中学)操场搭台召开了有学生、农民、商民和县府公职人员约1000人参加的宣传大会。宣传团主席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帮助成立了以南关小学为中心的“武功县学生抗日救国会”,进行下乡宣传,利用集会日子,在大庄、普集乡等地组织了多次千人以上参加的宣传活动,激发了群众的高昂爱国热情,对促成后来的“西安事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积极抗日,起到了一定的舆论作用。

[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全县有14.6万人在拥护和平宣言上签名,1951年3月开始征集志愿兵,广大适令青年积极报名,全县自愿报名应征青年2000多人,经审查合格719人,其中246人跨过鸭绿江、打击美国佬。入伍时,赴朝战士披花骑马,人民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呈现出一派“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可喜景象。全县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为购买飞机、大炮捐献款额66.59亿元(旧币),粮食5936公斤。县政府调拔小麦17500公斤,玉米4000公斤,发给赴朝参战的志愿军家属。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同年3月本县在剿匪和对国民党、团、特工人员登记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改革,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对重大案件,公安机关组织力量侦查、调查、捕获,集中打击罪大恶极、与人民为敌的反革命分子。至1953年11月,分别在城关、魏公、普集和薛固地区召开公审、公判大会,对罪大恶极者进行处决,对罪行较轻愿意悔改的,实行宽大处理。通过镇反运动,打击了反革命残余势力,为土改和其他各项社会改革扫清了道路。1955年,根据公安部“关于继续加强镇压反革命斗争”的指示,依*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县又查出反革命分子161人。按照中央“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判可不判的不判,可杀可不杀的不杀”的规定,分别作了处理。

[取缔反动会道门] 建国前,反动会道门组织依附于反动统治者,成为压迫、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建国初,境内有一贯道、瑶池道、黄莲教、乾元堂、东镇堂、西华堂、大西华、小西华和明心善社等九种反动会道门组织,频繁进行各种破坏活动。1953年,武功县人民委员会明令宣布一贯道为非法组织,并予以坚决取缔。对其他组织虽未明令取缔,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给予控制和打击。本年打击反动会道门道首48人,其中判处死刑1人,有期徒刑14人,管制26人,管押教育7人。反动会道门有很大的顽固性,特别是一贯道,一有机会就死灰复燃。1978年春,长宁枣庄村道首李志斌在户县、周至设坛37处,讲道60多次,扬言1984年(甲子)后,就是弥勒佛(一贯道)的天下,制造恐怖气氛,抄写散发反动经文,诈骗财物,*淫妇女,发展道徒115人。1983年,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被公安机关侦破,将道首李志斌、九九莲等12人依法逮捕判刑。

[肃反运动] 1955年至1957年,本县结合镇反、反右斗争,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内部肃反工作。对查出的对象,根据政策规定报上级批准,除大部分从宽处理外,依法逮捕28人,劳动教养7人,开除公职9人。1958年,在整风反右运动后期,清查出反革命分子21人,其中依法逮捕4人,管制4人,劳动教养11人,做其他处理2人。

[整风反右运动] 武功县整风反右运动是继中央、省、市整风反右运动结束后,从1957年9月1日在县级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事企业单位和四个中学开始,历时2个多月,主要开展大鸣大放、反击右派、着重整改和批评教育。参加的干部和教师1754人,工人1668人。11月中旬,对部分财贸基层单位、乡干部、工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合营厂(店)和小商小贩,进行了整风反右运动,有四个阶段:大鸣大放、整改企业、反击右派和专题辩论。参加的有工商界骨干分子和一般资产阶级分子,合作企业中较大业主共204人。12月20日开始,在农村和城镇居民中进行整风反右运动,参加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共19万多人。从县乡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经济、文化、事企业等机构中揭露的右派共71人:县级29人,乡级5人,教师22人,工商业15人。其中极右分子1人,共产党员右派2人。在农村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开始广大社员群众思想顾虑很多,最后县上组织万人宣传大军,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开展大鸣大放,广大社员群众共提出158927条意见,其中关于党政方面的44196条,关于社会经营管理方面的33128条,属于党、团员、干部作风方面的46833条,其它方面的34770条。在整改阶段,全部处理完群众所提意见。通过整风,农业生产出现了新气象,县上并制定出了五年生产计划。

[大跃进] 1958年元月,继整风运动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后,我县掀起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在元月11、12日召开了全县19万人的广播动员大会,2月12日至14日,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全县农业社主任、党、团支部书记、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生产队长、先进生产者及县乡脱产干部共2564人的农业和平大跃进动员大会。县上,县长王俊生作了题为《继续克服右倾保守思想,以革命精神、战斗姿态开展1958年农业大跃进,争取粮食一年过黄河、三年翻一番,十年千斤县,棉花一年皮棉百斤县》的动员报告。会后,县人民委员会和西北农学院签订了生产技术合同,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县上修订10年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在三、四年内所有农业社社员生产和收入赶上或超过富裕中农水平。粮食亩产1958年过黄河,1967年亩产达千斤,棉花亩产皮棉百斤,并制定了棉花大丰收十五项措施,当年亩产皮棉150斤,并向全省推广了此经验。8月份,武功县又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全县出动大量劳动力,有机关干部、农村主要劳动力和中学生,土法上马建起了许多小高炉,冶炼出一批低标号或无标号的劣质生铁,费用高、无效益,一年后停止。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25日,武功县先后召开了4次常委会,3次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讨论了省委扩大会议提出试办公社和报纸上发表的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的指示,一致认为我县建立人民公社是具备条件的。经过全民讨论,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纷纷要求建立人民公社。县委决定:全县苦战5天5夜,全部实现公社化。建立公社的方法采取了先搭架子组织生产,上动下不动的办法。8月22日至26日,各社普遍召开成立公社大会。武功县将全县19个乡、镇合并,成立了7个人民公社,实行了乡、社合一,9月1日,所属乡、社全部合署办公。11月,又将7个人民公社合并为5个人民公社,并在各公社建立了党委。最大规模8600户,一般规模4500户至5700户,最小的3600户。公社建立后,解决了几年来不能解决的插花地问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进展,加强了各公社之间的协作关系。1958年12月,在原5个人民公社设置29个和平管理区,并分别成立了管区总支委员会。1959年12月,将5个人民公社合并为3个大社。翌年3月,根据陕西省关于“公社合并不宜过大”的批示,又恢复了原来5个人民公社,其党委随之相应变化。1961年4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区划编制的通知》精神,将5个人民公社分设为14个人民公社。具体名称为武功、苏坊、游风、普集、大庄、观音堂、南仁、普集街、薛固、长宁、河道、贞元、代家、杨陵。8月,武功县隶属宝鸡地委领导。1965年4月,设立普集、小村、杨陵3个镇,11月,成立了3个镇党支部。1968年2月至7月,相继成立了中共武功、苏坊、游凤、贞元、河道、车站、南仁、普集街、薛固、杨陵10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实行一元化领导。1969年10月到1970年3月,各人民公社先后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人民公社党的委员会。1983年8月,中共武功县委在河道公社试行改公社设乡试点工作,河道公社改河道乡。1984年5月,武功县将公社、镇改称乡、镇。此后,人民公社被乡镇取代。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892002441 传真:029-38933390 邮箱:9800815#qq.com
地址:武功县人民路老剧院 招商热线:13892002441 邮编:712200
Copyright © 2004-2024 陕西稷乡书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