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读耿娟诗友的《七绝 师范老同学小聚有感》

  • 大海
楼主回复
  • 阅读:313
  • 回复:0
  • 发表于:2024/3/30 7:52:42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史高座读诗】读耿娟诗友的《七绝  师范老同学小聚有感

七绝  师范老同学小聚有感(新韵)
耿娟(池阳娟子)
簪花雪鬓又如何,酸辣苦咸云外搁。
互解心结开视野,夕阳漫步谱新歌。
?(2024·3·14)

【史高座解读】这是一次聚会之作。说起聚会,从古到今数不胜数。有雅的,其作品也很雅,如东晋时期浙江绍兴的“兰亭雅集”、北宋年间河南洛阳的“西园雅集”和元代江苏昆山的“玉山雅集”等。有俗的,其作品也很俗,如某些“拉关系”的、嘚瑟的、互相吹捧的聚会。有消愁的,如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有闲适的,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相聚,不管喜怒哀乐,都是一种文化聚会,是不同于现代某些人打着所谓的饮食文化旗号的乌烟瘴气的饭局。现在,我们看看耿娟女士是如何写聚会的。

       这首七绝,意思明了,起承转合自然。作者并没有写聚会时吃吃喝喝的场面,也没有写感叹时光流逝的悲情,而是“互解心结”,求得一个“乐”字,真有南宋郭应祥《减字木兰花》的味道:“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在写法上,也并没有借景抒情,面对同学聚会,而是直抒胸臆,这恐怕是借鉴了苏轼的《题西林壁》的写法。

        起笔一个“簪花雪鬓又如何”,这里的“如何”二字,既说“雪鬓”又说“簪花”,展示了胸襟,表明了态度,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欢乐的气氛。雪鬓就是白发,借指老年人,面对“雪鬓”是无所谓的。我们知道,人的年龄不在老幼,核心是心态;簪花就是插花,面对“簪花”也是无所谓的,管他别人是如何看待的,正如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中写的:“人老簪花不自羞。”也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 在《飞鸟集》里所写的:“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难得一聚,难得快乐。“簪花”这是返老还童的心态,这是美的表现,使人感受到了生动活泼的聚会,生机勃勃气息。这才是真正的老同学聚会。正因为有如此的心态,所以,紧承上句写道:“酸辣苦咸云外搁,”即一切杂念抛在九霄云外。味有酸甜苦辣,心无风云雨雪,我行我素,快乐为上。因为“快乐是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谁不愿舒服呢?要舒服,就要“互解心结开视野”,很自然地引出下句,既是承上又是转折,承上就是“互解”,转折就是“开视野”。互解的是心结,这就是把解不开的疙瘩,放不下的事情,在同学聚会中摆平了。这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回忆过去,面对现实,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这恐怕是同学会的主要话题。因为,聚会时的同学,不是在校时的同学,这时的同学层次不同,地域不同,认识不同,但是同学之情却是相同的,都有互相学习的地方。所以,通过同学会的交流,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接着便是“谱新歌”,自然收官,得出结论:“夕阳漫步谱新歌。”“夕阳”一语双关,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真是“夕阳无限好”,“漫步”其中,悠闲自得。“新歌”即心歌,就是心灵的良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或许,这“新歌”就是“闲则能抚琴,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茶,闲则能著书(清代张潮《幽梦影》)。”  等等这些,因人而异,简单行事,各取所需。

        综上所述,这首写同学聚会的绝句,就是去杂念,开视野,谱新歌。字少味隽,别具一格。

                 史高座       2024·3·28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