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苏轼《观潮》

  • 大海
楼主回复
  • 阅读:376
  • 回复:0
  • 发表于:2023/4/11 21:06:3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苏轼《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网络评语)这是苏轼写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的首尾两句一模一样,均为“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词和文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重复度,文章讲究开头和结尾相对应,但是作诗却不能重复,不然一首诗可就废了。难道是苏轼犯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然而,如此简单的一首诗,却蕴含着不简单,后世解读者甚多。笔者比较喜欢的一种解释是,这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第一句是说年轻人,朝气蓬勃,当以入世为主,顽强拼搏;最后一句是说经过多年拼搏后,年老了,但可能依旧对这个社会有很多不满,这个时候,要学会放下,看开一切,去悠闲观景。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丰富多彩,经历也是大起大落,并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佛家有三种境界,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苏轼这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他在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总结而出的哲理性语言。

   (网络评语)但它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且具有理趣。单从字面意思看,首句表达了苏轼对两地景色的慕名向往之情。尾句则表达了苏轼看过景色后的平淡心情。而从它具有的哲理性来看,首句就对应了我们人生中的大大小小的追求。当我们没有拥有时,内心是痛苦的。但当我们拥有了后,却又感到“不过如此”,甚至没了当初的热情。而当我们能够理解人生中的平常心和生活中的禅意时,在实现人生追求时,就会发出“正是如此”的感受。
 综观苏轼的这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表面上的奇,更多的是苏轼对待人生追求的一个理性认识。它是在经历过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总结而出的哲理性语言。

 (网络评语)短短二十八个字,却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开始,看什么是什么,只看表面。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来,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最终,大彻大悟后,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贵与美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